发布时间:2025-10-15 18:11:13    次浏览
一提起慈禧,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她的丧权辱国,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令清帝国丧失安南宗主权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此外,令中国丧失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等之缔结,肇因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战败,以及1900年庚子拳乱之大祸。慈禧的执政及决策,于此二事件之发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但她也对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慈禧虽然丧权辱国,但还有十件巨大功绩的具体内容。 第一,推行洋务运动,开辟中国近代化道路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 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第二,实行“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大力改革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但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戌变法雷同。第三,首次提出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制(英语: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共和政体。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虽然是国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权利与产生的方式,会依各个国家的制度而不同;纵使是同一个国家,往往在不同时期,君主的产生方式与权利范围也各不相同。 第四,办学堂,废科举,派留学办理新政,首先需要人才。当时积极赞同新政的封疆大臣袁世凯、张之洞,赵尔巽、周馥、岑春煊,端方等一致认为:“人才之兴赖乎学校”,然而“科举一日不停”,“学校决无大兴之望”。于是,这时期新式学堂的开办,其矛头直接指向了清末科举取士制度。从这点而论,新政学堂的开办是维新学堂的继承与发展。废科举的同时,清廷通令全国兴办学堂。光绪二十七年 (1901),光绪帝诏谕各省督抚将本省所存书院于省城改为大学堂,各省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除教读四书五经外,主要学习中外政治、历史、艺学。1903年10月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凡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普通中学5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拔贡出身。另外慈禧还利用美国的部分庚子退款,在清华园修建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利用其余的退款兴建女学、新学等。第五,严禁鸦片庆亲王曲意逢迎,劝慈禧开禁吸烟,他用小金匣子装了一些上好烟土,献给慈禧,还附了一封信,信中说:“太后是臣民的根本,朝野依赖的靠山,近来太后龙体欠安,疾病发作时疼痛难忍,这是因为戒了福寿膏的缘故。如果恢复吸食,必减少痛苦,有益健康,对国家和百姓都大有好处。”慈禧看了此信,勃然大怒,抓起金盒子摔在地上,把庆亲王狠狠地训斥了一顿,重申禁烟的法令不能废除。过了不久,慈禧就病死了。慈禧作为一名封建最高统治者,签订卖国条约,镇压人民起义,反对任何改革,干了一系列坏事,声名狼藉,遗臭万年,但她晚年决心戒烟,以实际行为支持朝廷的禁烟法令,则是一个小小的“进步”。第六,改变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政策清王朝的一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主张学习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训练新军,购买枪炮、军舰,发展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们的代表人物,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第七,重用汉臣在清朝275年统治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汉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汉臣在整个国家权力机构中毫无地位可言,到了晚清,情况一下子就变了。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一大批汉臣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行将覆灭的清王朝的顶梁支柱。没有这些汉臣的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恐怕晚清的历史得重新书写——当然,前提是它能支撑到1911年。从“陈设座右”到“股肱之臣”,汉臣的地位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八,兴办女学1907年3月8日,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了女子学堂分为初、高两等,学制各4年,凡是女子学堂学生,一律禁止缠足。《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还规定:每县州必设立女子师范一所,初办可由官府筹设,并允许民办,学制亦为4年。第九,禁止缠足,允许满汉通婚,为杨乃武小白菜奇案昭雪1906年慈禧下令废除在中国延续了近600年的缠足陋习,开解放妇女之先河;并废除了满汉不能通婚的旧政令。她还亲自过问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使之得以昭雪,赦免经不起严刑拷打、作伪证的小白菜一死,还严惩浙江巡抚以下与案有关的贪官污吏300多人。 第十,亲自确定国旗、国徽、国歌、国花慈禧太后选定,最后决定使用黄龙旗为大清国国旗。最初用于作为北洋水师的军旗,并于光绪十四年(1888)《北洋海军章程》颁布与确认本为海军旗的“黄底蓝龙戏红珠图”为大清国旗(俗称“黄龙旗”)。清朝的国徽为“蟠龙”徽饰,其标志是“蟠龙”的图案,也是清皇室的徽饰象征,代表了清朝国家象征的徽饰。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块国徽。光绪三十二年(1906)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并在正式国歌《巩金瓯》未出前,暂成为国歌。每当在国际交往中需要演奏国歌时,便使用该首军歌代替。直至宣统三年(1911),那也是清王朝的最后一年,清帝国才正式制订了国歌《巩金瓯》。光绪二十九年(1903),慈禧太后以懿旨形式,将牡丹花定为国花。1915年中国最早版的《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精选热门公众号,总有一个你喜欢!每日人文ID: chenqiao998▲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简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类进步洞察ID: dc201511▲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简介:解析时政,洞察社会,新鲜独到.只说真话每日诗词ID:mrsc18▲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简介:每天一首精选诗词,收获不一样的心境和感动最美诗文ID:zmsw321▲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简介:最美文章, 唯美散文, 美丽中国风, 传世经典, 诗意人生, 美文美心,国学传承等古典诗词古典文学ID:gdscwx▲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简介:用心制作最精美的内容,传播中国文化。每日文史ID:ng89888▲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简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